品种来源:2012年以钢12-60027-1母本,钢09-558为父本有性杂交,F1-F4系圃法,F5代决选,通过南繁北育于2016选育,出圃号为“红16-1142”。审定编号:还未下审定编号。增产效果:2021-2022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327.2公斤/公顷、4202.5公斤/公顷,两年分别比对照品种克旱19号增产9.8%、9.3%;202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968.0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克旱19号增产6.9%。
特征特性:中筋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83天。该品种幼苗直立,株型收敛,株高110cm。小穗数一般为12~14个,穗纺锤型,无芒,千粒重36.0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13.49%~14.13%,湿面筋含量30.1%~31.8%,稳定时间分钟2.1~3.2分钟,容重839~842克/升,抗延阻力261EU,延伸性21.4cm。根据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21-2023年鉴定结果,对秆锈病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等均表现为高抗;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1-2023年鉴定结果,中感赤霉病,中感根腐病。
栽培要点:该品种在适应区4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平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株数650.0万株。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采用秋深施肥或分层施肥,秋深施肥占施肥总量的2/3。施肥总量300-350公斤,N:P=1-1.2:1田间管理及收获:苗期进行1-2遍压青苗,分蘖拔节前喷施灭草剂,后期适期收获。
适应区域:适应于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
联系方式:045186677487(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