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黑科68号
一、品种来源
以黑交00-5329为母本为母本,黑河4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法选育而成。
二、选育方法及经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原黑河农科所)2009年以黑河00-5329为母本、黑河44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10年(F1)淘汰伪杂种,2011年(F2)混选并南繁加代(F3),2012年(F4)-2013年(F5)按系谱法进行选择,2012年决选出稳定品系,代号黑交13-2085,2014-2016年进行产量鉴定及品种比较试验,2017-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生产试验。完成全部试验程序,并繁殖原原种、原种和大田用种,提请审定推广。
三、主要特征特性
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9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1800℃左右。该品种为亚限结荚习性。株高75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镰刀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三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9.01 %,脂肪含量20.66 %。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两年中抗灰斑病、一年感灰斑病。
拟转化期限为许可合同签订之日起至该品种退出市场为止。
四、增产效果
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730.4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49号增产11.9%;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26.4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49号增产14.0%。
五、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下限(≥10℃活动积温1850℃区域)种植。
六、栽培技术要点
播前进行种子包衣。在适应区5月中旬播种,选择肥力较好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株数30~35万株。
一般肥力地块,公顷施尿素25kg左右,磷酸二铵150kg左右,硫酸钾50kg左右,深施或分层施;
化学与机械除草相结合,三趟,拔一遍大草,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