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打包转化,包含5件品种:1-哈糯2022、哈粘5号、哈糯2018、哈粘3号,哈白粘1号
哈糯2022是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于2016年利用玉米自交系B103(母本)和玉米自交系HA1303(父本)杂交育成。
(一)选育过程
2016年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利用玉米自交系B103(母本)和玉米自交系HA1303(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即(B103×HA1303)。2017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该组合综合表现品质突出、综合性状优良。2018~2019年在哈尔滨市五常、双城、阿城、呼兰等地进行多年多点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5988.1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金糯262”增产4.1%。在异地鉴定过程中,该组合在各点均表现稳定,植株长势较强健,品质突出等特点,综合性状(与对照品种比较)优良。
2020~2021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7834.8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7.3%。
(二)品质及抗病性
2021年4月~2021年11月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支链淀粉含量100 %。
(三)品种适应区域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至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区域作为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四)品种特征特性
糯玉米品种,出苗至成熟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在适应区出苗至适宜采收期生育日数91天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8天左右。种子出苗能力较强,幼苗健壮,幼苗叶鞘紫色,叶色绿色,茎绿色,叶片宽度10.5厘米,穗上叶片数8片,成株株高290.9厘米,穗位高141.4厘米,可见叶16片,株型平展;花药黄色,花丝红色,雄穗一级分枝26~27个,苞叶长度适中。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8.1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白色,糯质型。
(五)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5日左右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5.3万株左右。每公顷施基肥15吨左右,磷酸二铵225公斤,硫酸钾90公斤,拔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225公斤左右。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注意防虫,及时收获,水肥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注意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防治。
三、亲本介绍
(一) 母本介绍
1、 母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母本B103:2009年从京科糯2000杂交种经过8代南繁北育分离提纯选育而成。
2、 特征特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 ℃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绿色,叶片绿色,茎绿色。雄穗一级分枝20~30个,颖壳绿色,花丝红色,花药黄色。株高17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可见12片叶。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2.5厘米,穗粗3.1厘米,穗行数20行,籽粒糯质型、白色,百粒重25克。
(一) 父本介绍
1、 父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父本HA1303:从农家种提纯自交系。2009年经过南繁北育共7代,于2012年选育而成自交系HA1303。
2、 特征特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 ℃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绿色,叶片绿色,茎绿色。雄穗一级分枝 15 ~ 20个,颖壳黄色,花丝黄色,花药黄色。株高180厘米,穗位高75厘米,成株可见14片叶。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3厘米,穗粗 3.5 厘米,穗行数14行,籽粒糯质型、白色,百粒重20g。
玉米单交种“哈糯2022”品种简介
一、选育目的
选育出适合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熟期较早的糯玉米品种,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鲜食年糯玉米的要求。选育目标:选育出适口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速冻加工的黄糯玉米品种。
一、杂交种选育过程
哈粘5号是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于2015年利用玉米自交系HA4146(母本)和玉米自交系HA4139(父本)杂交育成。
(一)选育过程
2015年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利用玉米自交系HA4146 (母本)和玉米自交系HA4139(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即(HA4146 × HA4139)。2016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该组合综合表现品质突出、综合性状优良。2017~2018年在哈尔滨市五常、双城、阿城、呼兰等地进行多年多点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5238.2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金糯262”增产4.3%。在异地鉴定过程中,该组合在各点均表现稳定,植株长势较强健,品质突出等特点,综合性状(与对照品种比较)优良。
2019~2020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5856.6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6.4%。
(二)品质及抗病性
2021年4月~2021年11月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支链淀粉含量100 %。
(三)品种适应区域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至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区域作为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四)品种特征特性
糯玉米品种,出苗至成熟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在适应区出苗至适宜采收期生育日数85天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0天左右。种子出苗能力较强,幼苗健壮,幼苗叶鞘紫色,叶色绿色,茎绿色,叶片宽度10.2厘米,穗上叶片数7片,成株株高266.7厘米,穗位高131.8厘米,可见叶14片,株型平展;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雄穗一级分枝13~14个,苞叶长度适中。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9.5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4~18行,籽粒黄色,糯质型。
(五)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5日左右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5.3万株左右。每公顷施基肥15吨左右,磷酸二铵225公斤,硫酸钾90公斤,拔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225公斤左右。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注意防虫,及时收获,水肥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注意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防治。
三、亲本介绍
(一) 母本介绍
1、 母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母本HA4146:为自选自交系,于2011年从嫩江农家粘玉米品种经过9代南繁北育于2015年选育而成。
2、 特征特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00 ℃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绿色,叶片绿色,茎绿色。雄穗一级分枝 9~10 个,颖壳紫色色,花丝红色,花药紫色。株高170厘米,穗位高70厘米,成株可见 14 片叶。果穗筒形型,穗轴白色,穗长 14 厘米,穗粗4.1厘米,穗行数14行,籽粒糯质型、黄色,百粒重15克。
(二) 父本介绍
1、 父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父本HA4139:从粘大棒提纯的自交系。2009年经过南繁北育共7代,于2012年选育而成自交系HA4139。
2、 特征特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00 ℃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雄穗一级分枝15~20个,颖壳绿色,花丝黄色,花药黄色。株高175厘米,穗位高80厘米,成株可见13片叶。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5厘米,穗粗4.3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糯质型、黄色,百粒重25。
玉米单交种“哈糯2018”品种简介
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2011年以自选白糯玉米自交系B103为母本和B33为父本杂交育成。2012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品种观察,比较试验;2013~2014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的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的生产试验。在适应区哈糯2018具有外观品质优良,果皮薄,粘度高,适口性佳,丰产性较好等特点。
在适应区出苗至采收鲜果穗95天左右,完全成熟约12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72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成株可见17片叶。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21.5厘米,穗粗4.85厘米,穗行数14~18行,籽粒糯质型、白色,百粒重37.6克。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32~739克/升,粗淀粉70.21%~71.64%,粗蛋白9.8%~11.74%,粗脂肪4.53%~4.59%,支链淀粉100%。三(两)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感至感大斑病,丝黑穗病:23.9%~39.2%。
栽培要点
播种、育苗、定植期:在适应区4月30日左右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
适宜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5.3万株左右。
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每公顷施基肥15吨,硫酸钾90公斤和硫酸二铵225公斤左右,拔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225公斤。
田间管理及收获: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注意防虫,青食果穗,适时采收。
其它栽培要点:移栽定植,育苗期在4月15日左右,定植期在5月15日左右最佳。
注意事项:玉米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防治,必须与其他类型及不同颜色的玉米按要求隔离种植。
适宜种植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