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咨询黑龙江省龙科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累计访问量:148057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成果转让 > 进行中  

克豆53
距挂牌期满还有
评估值:60万元
挂牌价:60万元
挂牌开始日期:2024-07-18 00:00:00
挂牌期满日期:2024-07-24 00:00:00
地址:哈尔滨高新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电话:0451-86677487
联系人:赵老师

详细内容

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于大豆生长,是国家重要的大豆主产区。这一地区过去生产用种克山1号、黑河43等品种,虽然熟期比较适宜、丰产性较好,但均为普通型大豆品种,且近年来市场对大豆品种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进一步挖掘该适应区域大豆品种的增产潜力,在提高大豆品种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品质含量,我院制定出选育早熟,高产,耐密大豆品种的育种目标,选育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新品种克豆59。

一、选育过程:克山分院大豆育种室于2012年配制杂交组合边研07-580/克山1号,经系谱法选育,2012年冬季海南种植F1,2013年克山种植F2,冬季海南种植F3,2014年克山种植F4,于2015年克山F5代决选,品系代号为克交15-410,定名为克豆53。2016~2018年在克山产量鉴定圃经鉴定,该品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黑河43,平均增产达到9.8%,2019~2020年进行产量异地鉴定,两年10点平均产量2686.5kg/hm2,平均增产9.9%,2021~2023年参加黑龙江省龙科联合体试验,增产显著。2024年5月通过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4L0033。

二、产量表现:异地鉴定及品比试验情况:克豆53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同时在黑龙江圣丰种业、北安分局科研所、北安赵光大龙种业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进行产量异地鉴定试验,对照品种为黑河43,2019年5点平均产量为2701.5kg/hm2,比对照增产9.4%,2020年5点平均产量2671.5kg/hm2。平均增产10.4%,2019~2020两年10点平均产量2686.5kg/hm2,平均增产9.9%,2021~2023年参加黑龙江省龙科联合体试验,其中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904.1kg/hm2,较对照增产7.5%,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189.2kg/hm2,较对照增产5.6%,两年平均公顷产量3046.7kg/hm2,较对照增产6.6%,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943.9kg/hm2,较对照增产7.6%。

三、特征特性: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2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0.1克左右。三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41.13%,平均脂肪含量18.72%。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四、栽培要点:克豆53适宜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种植,避免重迎茬。播种前必须经过精选,剔除虫食粒、破碎粒、病粒及其它杂质,种子包衣可有效减轻重迎茬造成的损失、防治病虫害。

及时整地,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要求基本无大土块和暗坷拉。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30cm,翻耙后,进行秋起垄秋施肥,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一般肥力地块施肥量磷酸二铵150-187.5 kg/hm2(商品量,下同),尿素25-37.5 kg/hm2,钾肥30-50kg /hm2。分层施于种子下7cm和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苗,垄体用磙子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为15-18cm,达待播状态。

土壤5cm深处稳定通过6-8℃后(一般5月上旬)开始播种为宜。克豆53适合65cm垄上双条精量点播,公顷保苗30.0-34.0万株左右。原则上肥地宜稀,薄地宜密,起垄镇压后播深3-5cm,土壤质地疏松可稍深,粘重时应浅些。

大豆生育期间,要及时铲趟除草,防治病虫害,生育中后期脱肥时可进行叶面喷肥。当大豆茎秆呈草黄色,有10% 叶片尚未脱落时是人工收获适宜时期,当豆叶全部落尽时,是机械收获适宜时期。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602
电话:0451-86682105  0451-86677487  

CopyRight © www.lkzycqjyzx.cn ,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省龙科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黑ICP备16008126号-4  技术支持:风腾电商 

黑龙江省龙科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黑ICP备1600812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