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稻21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于2012年以龙稻203为母本,以五优稻4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方法育成。
普通粳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42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左右。该品种主茎13片叶,长/宽2.1左右,株高94.5厘米左右,穗长19.1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5粒左右,千粒重27.2克左右。
2023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2%,整精米率70.2%,垩白粒率8%,垩白度1.5%,长/宽 2.1,粗蛋白(干基)7.79%,直链淀粉(占样品干重)17.71%,胶稠度82毫米,食味评价87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2022 年~2023 年经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2级~3级,穗颈瘟3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3.8%~22.3%。
2021年参加省第一积温带早熟期组品比试验,2022年~2023年
参加省第一积温带早熟期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99.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5%;2023年参加省第一积温带早熟期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38.6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稻203增产8.0%。
在适应区播种期 4月10日~4月15日,插秧期5月10日~5月15日,秧龄30天~35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6.7厘米,每穴 3株~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20公斤,氮:磷:钾=2:1:1。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两次施入,每次各施 30公斤。氮肥施用方法: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基肥量:纯氮48 公斤,纯磷60公斤,纯钾30公斤;蘖肥量:纯氮36公斤;穗肥量:纯氮24公斤,纯钾30公斤;粒肥量:纯氮12公斤。灌溉方法:浅湿干交替节水灌溉。收获期:9 月 20 日~9 月 30 日。
预防稻瘟病、冷害。
适宜推广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区域种植。
拟定许可基础价格为1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