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龙豆1号
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于2006年以黑农44为母本,(合丰50×黑农51)F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年F5代完成决选,品系代号为龙哈10-4139,2012年进行所内产量鉴定试验,2013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品比试验,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生产试验,2018年1月提审。
高油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0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0厘米左右,无分枝,白花,圆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黄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0克左右。两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8.38%,平均脂肪含量22.20%。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
中龙黑大豆1号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于2005年以黑02-78为母本,龙哈05-47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年F6代完成决选,品系代号为龙品07-483,2013年进行所内产量鉴定试验,2014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特用大豆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特用大豆生产试验,2019年1月提审。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圆叶,棕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黑色。籽粒圆形,种皮黑色,种脐黑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三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43.20%;脂肪含量19.55%。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中龙青豆4号
2015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中龙青大豆1号为母本,龙青大豆1号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2021~2022年在哈尔滨民主示范园区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该品种综合表现稳产、抗病、青皮等特点。
2023~2024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30.1公斤,比对照品种中龙青大豆1号平均增产9.4 %。202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06.5公斤,比对照品种中龙青大豆1号平均增产8.6 %。
绿大豆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6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黑色。籽粒椭球形,种皮绿色,种脐绿色,有光泽,百粒重18.1克左右。二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9.92 %;脂肪含量20.37 %。两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一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感胞囊线虫病。
中龙青豆4号、中龙黑大豆1号、中龙豆1号品种权许可,许可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该品种退出市场,拟定许可价格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