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超级稻品种--龙粳31(龙花01-687)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杂交,接种其F1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1年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2011004。2011年和2012年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验收产量分别为11377.5公斤/公顷和11196.0公斤/公顷,2013年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13年面积达到1692万亩,成为全国近15年来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现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
特征特性: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空育131同熟期。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株高92厘米左右,穗长15.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6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叶色深绿,叶片较短窄,稍正卷,开张角度小。是寒地水稻的理想株型,更适宜合理密植。分蘖力中等。穗位整齐,穗较大,着粒密度较大且均匀,不实率低,圆粒,颖及颖尖秆黄色,无芒。后熟快,抗倒伏性强。品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1%~81.2 %,整精米率71.6%~71.8%,垩白粒率0.0%~2.0%,垩白度0.0%~0.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9%~17.43%,胶稠度70.5~71.0毫米,食味品质79~82分。抗稻瘟病接种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结果(三年之间的幅度):处理空壳率11.39%~14.1%。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65.4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5.7%;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39.8公斤,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4月15~25日播种,5月15~25日插秧。该品种分蘖力中等,适当合理密植,插秧规格为 30×13.3厘米左右,每穴4~5株。中等肥力地块参考施肥量公顷施尿素200~250公斤,二铵10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后期间歇灌溉。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注意加强对恶苗病的防治,保证浸种处理的浓度、温度和时间,达到消毒效果。成熟后及时收获。该品种亦可直播栽培。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
龙粳47
品种来源:以龙萝02-143为母本,龙花00-233 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该品种主茎10片叶,椭圆粒型,株高83.9厘米左右,穗长14.5厘米左右,每穗粒数77粒左右,千粒重25.7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2%~83.3%,整精米率63.0%~68.5%,垩白粒米率5.5%~11.0%,垩白度1.0%~3.5%,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8.22%~18.35%,胶稠度75.5毫米~78.0毫米,食味品质74分~80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2.5%~19.5%。
产量表现: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52.6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7.5%;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16.4公斤,较对照品种三江1号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5~25日,插秧期5 月15~25 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 。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 ,基肥量:纯氮44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粒肥量:纯氮11公斤。耕作方法: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8月下旬黄熟后排干。收获期 9 月25 日前后。注意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适宜区域:适宜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龙粳57
品种来源:以龙交04-2637为母本,龙粳29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糯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椭圆粒型,株高92.2厘米左右,穗长16.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0粒左右,千粒重25.5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3%~82.3 %,整精米率71.4%~72.1%,直链淀粉含量(干基)0.10%~0.58%,胶稠度10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糯稻标准。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穗颈瘟1~3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6.60%~21.67%。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14.6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0.6%;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615.3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 增产4.6%。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4月25日,插秧期5月15日~5月25日,秧龄25~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 4︰3︰2︰1,粒肥酌情施入,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两次施入,每次各施50%。秋翻地,春季水耙整平。“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有效分蘖末期晒田,复水后间歇灌溉,黄熟末期排干。收获期9月下旬开始。注意事项:为确保优质稳产,注意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
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高产优质早熟品种——龙粳63(龙生04021)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以龙粳21为母本,龙交01B-1330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8年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8019.
特征特性:普通粳稻。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椭圆粒型,株高101.4厘米左右,穗长16.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5粒左右,千粒重27.8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3.3%,整精米率71.9%,垩白粒米率15.5%,垩白度2.2%,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8.63%,胶稠度66.5毫米,食味品质78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3级~5级,穗颈瘟1级~3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3.74%~27.52%。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04.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7.3%;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075.4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7.0%。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4月22日,插秧期5月18日~5月25日,秧龄30~35天左右,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6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两次施入,分别为纯钾40公斤、35公斤。氮肥施用方法:基肥:蘖肥:穗肥=5:3:2,基肥量:纯氮55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5公斤。耕作方法:上年秋季或4月中旬旱整地,4月下旬开始放水泡田,5月上旬。灌溉方法:花达水插秧,分蘖期浅水灌溉,有效分蘖末期晒田,减数分裂期深水护胎,后期间歇灌溉。收获期9月25日。
注意事项:预防稻瘟病等。
适应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350℃地区种植。
早熟超级稻品种--龙粳3013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生07084为母本、以龙粳53为父本杂交,接种其F1代花药离体培养,再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选育过程:2012年以龙生07084为母本、以龙粳53为父本杂交,2013年接种其F1代花药离体培养,2014~2015年在所内田间种植观察选择,2016~2017年进行产量、米质、抗病、耐冷等特性鉴定,同时在省内适应区内选代表性地区进行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18~2019年参加寒地粳稻新品种选育联合体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寒地粳稻新品种选育联合体第三积温带晚熟组生产试验。
母本介绍
1、母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母本龙生0708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6年以龙选03-2359为母本,以龙花00-233为父本杂交,2007年又以其F1代为母本,以龙粳25为父本复交,2008~2011年在所内采用系谱方法田间种植观察选择,获得产量、抗性、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株系龙生07084-1-6,简称龙生07084。
2、特征特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圆粒型,株高86.2厘米左右,穗长13.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2粒左右,千粒重25.5克左右。分蘖力强,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抗倒伏,耐冷性强。
父本介绍
1、父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父本龙粳5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以龙生00032(龙育98195/龙粳12)F2代单株为母本,以空育131为父本杂交,2003~2008年在所内田间采用系谱方法种植观察选择,2009~2010年进行产量、品质、抗病、耐冷等特性鉴定,2011年参加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预备试验,2012~2013年参加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2014~2015年参加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生产试验。2016年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6011。
2、特征特性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圆粒型,株高95.8厘米左右,穗长15.6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10粒左右,千粒重26.3克左右。株型收敛,分蘖力较强,丰产性突出,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米质优良。
特征特性:普通粳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圆粒型,株高89.9厘米左右,穗长14.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11粒左右,千粒重26.0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3.6%~83.9%,整精米率65.8%~71.9%,垩白粒米率11%~16%,垩白度2.3%~2.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87%~18.4%,胶稠73毫米~76毫米,粗蛋白(干基)6.65%~7.64%,食味品质80分~85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5级,穗颈瘟3~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1.49%~15.31%。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98.4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8.8%;2020年参加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95.6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31增产8.9%。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播种期4月15日~4月25日,插秧期5月15日~5月25日,秧龄30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4~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4∶1∶1.6。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两次施入,每次各施40公斤、34公斤。氮肥施用方法:基肥∶蘖肥∶穗肥=5∶3∶2,基肥量:纯氮55公斤,纯磷46公斤,纯钾40公斤;蘖肥量:纯氮33公斤;穗肥量:纯氮22公斤,纯钾34公斤。灌溉方法:节水灌溉。收获期9月30日~10月10日。
注意事项:预防稻瘟病。
适宜推广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400℃区域种植。
+
现将龙粳31、龙粳57、龙粳3013、龙粳63、龙粳47水稻品种权打包许可,许可金额合计343.14万元人民币。许可期限一年,即2025年1月到2025年12月。并以此价格为基准,通过黑龙江省龙科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公开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