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简介、应用、市场前景介绍
一、研发简介
2021年10月,成功研制出滚筒螺旋式种子丸粒持续化加工装置(2024年2月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称“一种滚筒螺旋式种子丸粒化包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CN202210545140.1),并成功试制出第一批机械化生产的水稻丸粒化种子,产量达2吨/小时以上。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配方、装置和生产工艺,能够批量生产制造水稻丸粒化种子。种子丸粒化持续包衣装置部件包括滚筒、螺旋结构、悬挂结构、籽料供应装置、填充剂供应装置、雾化系统结构等。在研制过程中通过气焊切割、卷筒、焊接、连接、安装等手段完成各结构和系统的试制,再经过布局设计改进后进行集成组装。其工作原理为:滚筒匀速转动后,种子颗粒均匀地排入滚筒进入端螺旋隔,种子颗粒被迫在螺旋隔内产生翻滚运动,并由进入端向排出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种子颗粒在滚筒内经历若干次雾化喷淋和填充剂包裹作业,在滚筒排出端获得湿润的种子丸粒化种子,输出后进入烘干程序。
二、应用及市场前景介绍
目前滚筒螺旋式种子丸粒持续化加工装置已进行了应用性能测试,检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丸粒化成品加工效率为2.55t/h,样品等级为合格。
以水稻为例,国内水稻生产面积达4.5亿多亩,其中大约有1亿亩以上使用直播技术生产水稻,全世界水稻播种面积24.5亿亩,其中大约有6.8亿亩使用直播技术生产水稻,因此丸粒化种子直播技术推广具有大量的后备土地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水稻丸粒化种子,其实质是传统种子使用形式的变革,是一套全新的产业体系,其内容包括丸粒化种子的研发创制、配套加工设备的研制与生产、配套机械的研制、种子丸粒化加工工艺的组装以及丸粒化种子推广应用模式的创新等等。丸粒化种子是科研领域的创新、产业技术的提升,种子领域的革命性转型,其在行业领域内增加了新的元素,可创造重大的社会价值。
拟将该专利使用权许可,拟定许可期限为永久,拟定许可基础价格为10万人民币。